在長征中的遵義人中,李小俠是最該記憶的,她為紅軍中的遵義人爭了光,也是紅軍高層贊賞有加的遵義人。
李小俠,世居遵義市人,1931年考取縣女中,在余正邦、謝樹中等老師影響下,讀了許多馬列和紅色書籍,對婦女解放充滿激情。后來,又在地下黨員周司和幫助下,積極投身革命,成為“紅軍之友社”的關鍵人物之一。
一個女紅軍把她拉到一條矮凳上坐著問:“小妹妹,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“我叫李小俠,本城人,住縣門口?!薄岸啻竽昙o,讀過書嗎?”
“十七歲,本地女中畢業?!?/span>
“你看見過女兵嗎?想當兵嗎?”
“從來沒看見過,我也想當你們的女兵?!薄爱斉嗟煤苣??!?/span>
“我不怕苦,我在家里還不是同樣苦?!?/span>
萬人大會成立縣政權時,她被選舉為婦女委員,是遵義女人中的唯 一代表,因此,鄧 小 平主編的《紅星》報記載了她,陳云同志的《隨軍西行見聞錄》也寫到她,鄧穎超、李伯釗等老革命在解放后還記得她,1985年,楊尚昆、李伯釗夫婦來遵義時,還專門接見了她。
紅軍要離開遵義時,領導要李小俠召開動員會,摸摸底。
她把社員們全部召集攏,說明了情況,沒有一人吭聲。她又高喊:“愿跟著紅軍走的人舉起手來!”竟無一人舉手。
李小俠急死了。又一個個的問,都說不能走。她發脾氣了,大聲說:“這是革命,不是請客!你們既不愿走,為什么要來登記,要來白吃這么多天的飯?”大家仍不吭聲。經再三詢問,有個別的才說:“我以為紅軍永遠駐在這兒,不走了,我才來參加的。如要我跟著走的話,爹媽會急死的。我不敢走?!彼謿庥旨钡卣f:“你們不走,就是剩我一個,我也要跟著走?!苯又钚b又說:“不愿走的,都出去!”結果,大家真的走出了屋,把她急得坐到一條凳子上,伏在桌子上大哭起來。
鄧穎超大姐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,跑來問她為啥哭,李小俠邊哭邊訴說了原委。鄧又問她個人走不走?她回答:“哪怕上刀山、下火海,我也要跟你們去的?!编囌f:“小俠妹,你是遵義出色的女代表,我們歡迎你。那些投機分子,機會主義者,最 好不要,要了對革命反而不利。你快回去與你父母告別,回轉總政治部來,說不定我們今夜馬上走。越快越好?!边@樣,李小俠參加了紅軍,離開了遵義。
二進遵義時,李小俠才知道自己參加紅軍后,父母被抓,慘死于敵手。
她向總政治部首長們哭訴,李伯釗大姐勸慰說:“血債要用血來還,你要牢牢記下這筆血債!”她又連走了好幾個女同學家,每家都是關門套鎖,空無一人。
后來,李小俠按組織意見,留下來參加黔北游擊隊,作隊長王有發的助手。在嚴酷的斗爭中,王有發壯烈犧牲了,李小俠和何恩余、謝樹中、任移等隱蔽了下來。但是,住了不幾天,不好的消息從四面八方傳來,到處都貼有通緝令,懸重賞捉拿李小俠——使得這個急性子人忐忑不安起來。最后不得已,她在湄潭縣魚泉與小學校長詹朝儀結了婚,以教書為掩護,繼續為黨工作。直到1949年湄潭解放,縣委張軍直同志來信要她去湄潭縣婦聯擔任工作,可因那時土匪猖獗,副縣長何恩余對李小俠說,剿匪是當務之急,要她擔負剿匪聯絡任務。
她給黨做了一些工作,黨沒有忘記她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,黨為她落實了政策,把她安排到遵義市政協當常委,駐會,安度晚年。